操作过电压对旋转电机绝缘安全造成的危害比对静止设备的严重,高压厂用电系统中电动机的绝缘水平低于输变电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的绝缘水平,每次严重的操作过电压冲击都会产生破坏性的超强暂态电场,它不仅加剧了电机内部局部放电和介质绝缘劣化过程,而且引起绕组电位分布不均,进一步诱发定子绝缘介质局部放电,当部分绕组上的电压超过其绝缘的承受能力,必将造成电机绝缘击穿的事故。专业熔断器低压干式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压器绕组绝缘的安全可靠。绕组温度超过绝缘耐受温度会使绝缘破坏,这是导致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变压器的运行温度的监测及其报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低压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散热情况与过载能力、环境温度、冷却方式过载前的负载情况(起始负载)和发热时间常数等有关。低压干式变压器冷却方式分为自然空气冷却(AN)和强迫空气冷却(AF)。南京熔断器自然空气冷却时,变压器可在额定容量下长期连续运行;强迫空气冷却时,变压器输出容量可提高50%。
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阻容吸收器,由于相对地电容值增大,电容电流也将随之大幅度增大,这时需重新考虑中性点接地的接地方式及零序保护的配置。当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时,高压厂用电系统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较大,多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相对于大得多的低电阻接地的阻性电流来说,阻容吸收器电容电流的影响就不那么大了。专业熔断器所以在高压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的接地方式的大容量机组中,采用阻容吸收器作为限制过电压的措施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措施,但针对不同系统,其具体参数需要进一步的运行测试检验。制过电压的保护措施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选针对中性点低电阻接地系统,用于F-C回路的阻容过电压吸收器可以采用不接地系统相同的电容值和电阻值,即可以取相间电容约为0.1~0.5F,相间电阻值约为100~500,相地电容约为0.2~1F,相地电阻值约为50~25002。由于南京熔断器单相接地故障时不存在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的问题,阻容过电压吸收器宜采用星形接线方式,而不再是传统上适用于中性点非接地系统的“三叉戟”型式。
3~10kV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包括传统的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电阻接地等多种接地方式。要确定电网的接地方式,必须综合考虑供电安全可靠性和连续性、配电网和线路结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继电保护构成和跳闸方式、设备安全和人身安等诸多因素。专业熔断器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接地方式及其对过电压的影响。3~10kV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单相故障时不(延时)跳闸和(立即)跳闸两种类型。单相接地不跳闸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包括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过去国内3~10kV电网大多采用这些接地方式,但随着我国城乡电网电缆线路逐渐代替架空线和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增大引起的电缆长度大幅增加,我国的3~10kV电网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电力工业建设发展和城市电网扩充改造的需要。实践证明,单相接地故障不立即跳闸的接地方式,南京熔断器有利于提高供电连续性特别适合于故障几率高、绝缘可自行恢复的以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如农村和中小城市供电网。
基于这一原因,加之不同电压等级的高压限流熔断器采取的措施可能不一致,如果将高电压等级的熔断器应用在低电压等级的电气系统中,就可能在熔断器熔断时产生超过低电压等级电器绝缘耐受水平的过电压,因此F-C回路中的高压熔断器不宜降压使用。为弧前时间,Tb为燃弧时间,动作时间为Ta与Tb之和。预期电流的波形应当认为是U=0的情况下,在电源电动势e的作用下,电流的变化情况。专业熔断器在电源电动势的正半波中,预期电流将不断增加,直到电动势c=0时,预期电流才达到最大值。而出现电弧时,电弧电压U不等于零,并且电弧电压必须大于电动势即U>e,才能迫使电流i改变预期的上升趋势而迅速下降为零。U-(e-iR)]应当认为是作用于电感上,促使电流不断减小的反向电压。显然,在此反向电压作用下迫使电流下降到零的过程,也就是电感中所储磁能不断释放出来的过程。因此,南京熔断器电弧电压越高,电流越小,越有利于切断故障电流。然而,电弧电压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必须受到允许过电压水平的限制,以免损坏绝缘。
热线:029-68590633
Q Q:604296408(徐经理)
邮箱:xasurong@163.com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五路2号